“等我下课了,我们就去吃饭。”中国古代史学研究的选修课刚刚下课,我的同学就急着去赶下一堂课了。我随声应答,“我在图书馆等你下课噢!”
上一堂课老师讲的是明代的历史,看着引用的资料,就像高考的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题一样。一个人姓甚名谁,是哪里人,做甚官,最后就赐谥号,几年卒。短短的几百字就是一个人的一生,几百个人的一生就构成了一个时代。
我想着能不能找到那个之前遇到的文言文题目的清官,好像姓严,但是我记不得他叫什么,出生在哪个朝代了。正好在图书馆可以看馆藏的史书,我在书架刚好拿得到明史。也许可以在明史里面找到线索。我只是拿了明史的一部,就有3000多页。每翻一次就是一个人的一辈子,一过去,就再也见不到了。时间就像风,吹着书页不停地翻,人的故事就在沙沙声中翻到了末尾。我随便翻开了一页:
“赵贞吉,字孟静,内江人。六岁日诵书一卷。及长,以博洽名。最善......”
“最善王守仁学!你说的是士英之孙吧!” 我听到一位长者正与他人谈话,我抬头,看到周围的建筑变得陌生,而我现在身处稻草之中,干枯的秸秆让我感觉痒痒的,忍不住打了个喷嚏。
“阿秋”
“是谁在那?”眼看我被发现,“许伯,你又在说我坏话了啊!”有个年轻的声音叫住了刚才在谈话的老翁。
“呀,这不是孟静吗?正在说你呢,今年秋闱你要中举啊!”老人戏谑道。“许伯真是高看我了,我还是想多研究王阳明心学。”
“你又要看那个玩意,知县不得把你给抓起来?”老人戏谑道。“您是不知道,王守仁所说的......”
“好了,你去读你的那什么心学,我是不清楚,哈哈。”老人摆摆手,转身就走了,“我劝你还是好好读书吧,你祖父那架势,要把你架到考场不可!”
“许伯,再会!”我感受到了身边有人正在向我这里移动。
我在草垛里只能